西文字体

西文字体
Photo by Raphael Schaller / Unsplash

原文地址

181459a7ea28a8012028a9c3896e.jpg

咱们博大精深的汉字书法艺术大伙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不过,世界其他国家也同样也有着形式各异的书法门类,这其中就包括西文书法。同时,西文字体的历史与西文书法的历史也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了解一点书法知识,对设计师来说肯定是有益的。

此篇文章缘起我之前见到有位国外设计师手写的logo非常精彩,形形色色的logo都能用书法笔一挥而就。于是,我心血来潮也写了一写。并特意挑选了一些可以与西文书法结合起来书写绘制的logo,同时也趁此机会对知名品牌logo中的字体设计、品牌视觉形象的历史进行了一次重新深入地了解,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会按照西文字体的类别来逐个讲述,为此我还专门录制了一些书写的gif动画。

8d1a59a919b2a801211d25333d92.jpg
92ab59a93c49a801211d25e69225.jpg

百威是超市货架上常见的美国啤酒,估计平时大家喝完后从来没有注意过瓶身上的图案,细节设计得还是相当精美的。而百威logo中的英文字体“Budweiser”是基于“铜板手写体”(Copperplate)的风格来改良设计的。

50c959a8445ca801211d25eb3641.jpg

产生于17世纪英国的“铜板手写体”当时在西方风靡一时,在字体史上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由意大利体(Italic)演化而来,当时广泛用于铜版雕刻印刷当中。它的创新在于首次把一个单词中所有字母都连了起来,这样有利于快速书写。铜板手写体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西方许多重要文书、证书、有价证券的专用字体。同时也被广泛用于请柬、名片等社交印刷品上。

86d659a84482a8012028a98f8a62.jpg

现如今我们依然可以从很多历史悠久的品牌或者印刷品上见到它们的踪影。历史上很多西方书法家都留有“铜板手写体”的真迹和古本,均都带有很浓重的个人风格。那时期也产生了许多种不同风格的书法版本,就好比我们楷书也会产生欧、颜、柳、赵一样。至于具体的书法风格细分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同汉字书法一样,至今也有大量的西文书法爱好者在研习“铜板手写体”。

bb6359aad59aa801211d2599cf22.jpg

铜板手写体是表达尊贵、正统、正式感的一种字体,在西方国家的品牌logo上会很常见,不过大多也都会在传统铜板手写体的基础上增添一些个性化地修饰和表现。如今,铜板手写体也被很多自诩有西方基因或者文化内涵的品牌或者店铺随便滥用,但是用不好会显得十分突兀。

3f1259a8d303a801211d255d6ab7.jpg

百威跟随潮流,在2016年更换了经过扁平化处理后的新logo,此次品牌视觉调整由JKR公司操刀。

标志性的“蝴蝶领结”图案进行了减法处理。去掉了寓意“啤酒之王”的皇冠图案。其中的手写体除了调整了一下斜度,去掉了效果,字体上没有做太大的变动。

“Budweiser”正好可以用点尖书法流畅地书写出来。我选择的是老版本logo来进行绘制。

下面是我的书写过程。(限于gif兆数,帧频都进行过大幅压缩)

c6b4599ab4f80000002129cad84f.jpg

历史上百威的品牌视觉也经历过数次的调整,其中logo上的手写体是96年才开始启用的。

有一款叫Brewmaster的字体与它十分接近,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找找。

637d59a8d313a801211d25618777.jpg
d91f59a93c5ca8012028a9980dc7.jpg

接下来这个品牌是很多人想抱它入眠的,但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它的品牌历史呢?可能甚至连品牌名称都读不对哦。我挑选这个logo,是因为它正好属于西文字体中的粗衬线体,可以用平尖书写。

ecfd59a8de55a801211d25a655fe.jpg

这类有着厚重衬线的字体,叫做Slab Serif(直译过来叫粗衬线体,又叫做埃及体),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那时候它经常被用在各种海报招贴上,目的就是用它醒目的笔画来吸引眼球。粗衬线体在西文字体史上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节点。比较经典的粗衬线体有Rockwell 、Courier等。

eb8459a8de62a801211d25618311.jpg

你可能不知道,爱马仕早期的logo同样采用的是“铜板手写体”风格浓重的一种字体(在那个时期是相当流行的),不过也增添了设计者的一些创造力在内。那时的爱马仕还是以卖马具为主。

67dd59a8de6da801211d25d55ca0.jpg

爱马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启用了新设计的logo,也就是你们现如今看到的这个有马车、马夫图案的版本。那会儿掌门人Emile Hermès刚逝世不久,他的女婿继承了公司。新官上任三把火,你懂的,于是就有了品牌形象的变化。

新logo中启用的粗衬线体,是一款叫Memphis的字体的轻微改良版本。而Memphis这款字体则是由鲁道夫.沃夫于1929年设计的,大家现在依然可以在网上下载到这款字体。

efff59a8de75a8012028a9fdd951.jpg

下面是我的书写的过程。(英文用的是平尖,马车图案用的是漫画尖)

585959ae938ba801211d25184276.jpg
3cea59a93c6ba801211d25d92e20.jpg

接下来这个logo是将“无衬线体”和“铜板手写体”结合使用的品牌,那就是噼里啪啦的烈酒——绝对伏特加。最近它露面比较多是因为赞助了“中国有嘻哈”。

一听伏特加,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战斗民族。但其实绝对伏特加是一个瑞典品牌。它于1897年诞生于自瑞典南部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由于俄罗斯的伏特加实在是太有名了,因此从绝对伏特加的logo中你便能看出品牌方隐隐的纠结和担忧,品牌名中间用铜板手写体写了一行“Country of Sweden”,生怕你不知道它是瑞典品牌。而当年在进军许多国家的市场时,绝对伏特加的确被当做过山寨货,因为大家只认俄罗斯伏特加。要抛开这个阴影在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事实证明,绝对伏特加多年来的品牌和广告策略,都是非常正确的。

412559a8e7bba801211d258737b4.jpg

而绝对伏特加经典的酒瓶造型是1979年由Gunnar Broman设计的。Gunnar Broman有一天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古董店闲逛,发现了一个透明的糖浆药瓶。他顿时眼前一亮,觉得它十分适合作为即将上市的绝对伏特加的瓶型,于是这个伟大的瓶子就诞生了。也难怪很多人说它像医院打点滴的药瓶...

449759a8e7c9a801211d25eb571e.jpg

不过在广告人眼中,这个瓶子可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数不清的艺术家和创意人都曾为这个瓶子的广告创意前赴后继,绞尽脑汁。历史上也诞生过许多殿堂级的海报,许多被广告人奉为经典。同时,这也是一段关于TBWA的广告传奇。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查阅了解一下这段广告历史。(身为广告人,刚入行时也曾把Absolut当做教科书。)

8e3659a8e7d2a801211d25b52561.jpg

“Absolut Vodka”使用的字体叫作“Absolut Headline”,是在Futura Condensed ExtraBold这款字体的基础上做了细微的调整。Futura是经典的“几何无衬线体”,有着典型的包豪斯风格。

2014年绝伏特加发布了新logo和新包装。新的品牌logo去掉了“Vodka”和“Country of Sweden”,只保留“Absolut”。而瓶身上还是完整出现“Absolut Vodka”,logo字体基本无变化。现在的绝对伏特加终于满满地自信起来了,因为Absolut已经无人不知,无需再强调其他信息。

cb0759a8e7daa8012028a9079ea9.jpg

logo下方的那段长长的品牌文字则抛弃掉了旧版的“铜板手写体”,邀请了既是设计师同时又是书法家的Luca Barcellona重新设计。新的手写体更为简洁和现代,有着很强的个人风格。

至于“Absolut Vodka”使用的字体其实要严格来说并不算是无衬线体。将logo放大后你会发现,字母上其实有着非常细小的一段衬线,笔划末端呈喇叭状向外扩。这个细节,在一定距离外是无法辨识出来的,以至于看上去基本与无衬线体无异。

547659a8e7e5a8012028a95bb852.jpg

说了这么多,要开始上动图了。不过,我写的这个也是绝对伏特加的老版本logo了,这就需要同时用到点尖和平尖。细小的衬线也要带出来。

7eec59a03cb7a801211d25eeb9f2.jpg
af1b59a93c7da801211d2519e5d0.jpg

Brush lettering风格的logo,我首先能想到的比较知名的是迪士尼。Brush lettering(暂译作笔刷字体)是比较现代流行的一种西文书法,可以有很灵活多变的书写方式和风格,这完全取决于书写者的个人表达和创造力。在国外很多平面设计师和手作艺术家当中较为流行,几乎每位calligrapher都有着自己的个人风格。它通常可以用软头笔、毛笔和各种马克笔来书写。在国内也逐渐开始流行起来。

b6f159a8ee01a8012028a933170c.jpg
d0f059a8ee15a801211d252ccbd3.jpg

至于迪士尼logo的来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依据华特.迪士尼的亲笔签名设计而成的,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历史上华特.迪士尼留下的亲笔签名流传到现在的非常少,而当年大部分公司对外宣传的资料上的签名都是由迪士尼的秘书或者授权员工代写的。

迪士尼真正的签名长这样....

313559a8ee23a8012028a9828208.jpg

如果按照这个签名来设计logo的话......那就惨了......

唯一能对比logo看出端倪的就是i和y的写法。

而最为接近现在迪士尼logo的签名版本应该是这个。

3ed859a8ef76a801211d2561f301.jpg

不过,这也不是迪士尼的真迹。

这是由当时在迪士尼宣传部门工作的HankPorter模仿老板的笔迹代写出来的,他替他老板写了成千上万的签名。

这个版本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官方用作“迪士尼签名”。

至于现如今的logo,当然也是经过设计师无数次优化过后的版本了。

Brush Pen正好可以驾驭这个logo,下面是我的书写过程。

36e3599a79950000002129fde3b8.jpg

好了,今天先到这里,下一篇继续探讨其他品牌logo,也会有其他方式的书写过程。

第二篇

这一篇我们继续来说一说其他一些类别的字体在logo上的体现。要知道,在还没有电脑制图的年代,许多设计师做一张海报就要靠手绘和手写,那是十分考验美术功底和整体把控力的。现在我们已经相当幸福,拥有着各种高科技工具和实现手段,但是却往往忽视了设计师最基础的东西,就是动手能力(除却电脑以外的手工、手绘、手写基础)。我个人比较推崇的还是两条腿走路——保持对最新潮流与技术的敏锐感知,同时不忘传统技能的延续和再造。

2cd359a92da7a801211d25fc5972.jpg
7a4659ace449a801211d25e03223.jpg

通常学习西文字体设计的历史,首先避不开的肯定是帝国大写体(Imperial Capitals),即罗马大写体。它是衬线体的鼻祖。帝国大写体是古罗马时期专门用来记录重大事件,用以彰显帝国权威的一种字体。平时可不能随便使用。为了流传后世,所以一般都被隆重地刻在了石碑上,比如打了胜仗的时候。

b8bb59a92b39a801211d257b57ed.jpg

提到帝国大写体不得不提到著名的Trajan字体,它由美国字体设计师Carol Twobly于1989年设计,她曾在Adobe负责字体工作。Trajan基本上还原了帝国大写体的样貌。

Trajan是一个罗马皇帝的名字,翻译过来叫图拉真。去过罗马旅游的应该有印象,就是立在图拉真广场上那根纪念柱。上面刻有的帝国大写体是目前世界现存最完整的的帝国大写体范例。

不过,罗马时期的字母表只有23个字母,因此帝国大写体是没有J、U、W的,后人根据帝国大写体的笔划特征生“攒”出了这仨字母的字型。帝国大写体同时也是没有小写字母的。

1e8059a92b56a8012028a951bfd5.jpg

Trajan由于其古典、庄严、尊贵的气质,因此被常用在各种政府、教育机构还有电影海报上。由于好莱坞电影用它实在是太频繁,Trajan也因此有了“movie font” 的绰号。国外也有很多设计师认为这个字体现在已经被过分滥用了。

1da859a92b61a801211d25912d79.jpg

被骂得最多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把Trajan换上粉红闪亮的质感来表达情欲,是一个极不恰当地使用Trajan的例子。

不过,这倒不妨碍我们去很好地利用这个字体,并且学习它。

780659a92b6ba8012028a9213df7.jpg

罗马人碑刻的技术,自然也难不倒现代的能工巧匠们。这是美国一个石碑雕刻家雕帝国大写体的过程,他们会先用平头笔刷在石碑上面打草稿,最后再在笔迹上雕刻。据说当年罗马人也是这么操作的。

说是打草稿,基本上就是一气呵成,跟写书法一样。

594a59a92b80a801211d25c6f4eb.jpg

其实学习西文书法的过程就是追本溯源的过程,你能更深刻地理解字体为什么这么设计,一笔一划都是有来由的。

因为用平头笔刷书写的话,如果笔画突然开始和结束,两端会出现参差不齐的形状。因此古罗马的书写者在笔画的开始、结束和转角处增加了一个起笔和收尾的动作,于是衬线就这么形成了。

通俗点来说,衬线就是平头笔刷起笔和收尾时候自然带出的一个“尾巴”,是碑刻打草稿时书写痕迹的一种保留。

afee59b615aca801211d256735eb.jpg

下面我就来使用我们学美术最常见的平头笔刷来写帝国大写体。至于运笔的角度和轨迹,也都是有着一定的规范的。通常笔画都要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写,逆向行笔的话笔刷头会分叉导致笔画末端出现毛刺(就变成“飞白”了哈)。

例如字母“O”的话,就要通过从上往下的两道弧线来完成,而不能直接画一个圆圈,也不能从下往上画弧线。这样的行笔轨迹也自然形成了笔画的粗细变化(在字体设计中叫“对比度”),而且字母的轴线也就出现了一个倾角。一些早期的衬线字体也模仿了这个由书法痕迹形成的倾角,例如著名的Centaur字体、Guardi字体。

我这次选择了个人比较喜欢的一部电影的字体——最后的武士(The last samurai),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是怎样通过运笔让衬线出现的。

34c159b60d77a801211d25fcecd6.jpg
73b359acc63ca8012028a9a88301.jpg

哥特体(Gothic,又叫做blackletter),产生于13-14世纪的欧洲,是由卡洛琳小写体体演化而来,当时主要是在教会中使用。哥特体同样也是西文字体史上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当时这些字母都是由平头笔书写而成的,因此会形成特有的棱角和笔划轮廓。一直到20世纪中期,德国都一直把它当做正文标准字体,哥特体也因此被称为“德国字母”。

注:blackletter这个单词翻译过来很容易跟汉字“黑体”的名词弄混,而且韩国和日本也有“黑体”,都跟blackletter不是一码事。因为国内翻译的叫法比较混乱,有翻译成“黑字体”、“黑字母”的,本文中暂称之为哥特体。

f42459acc544a8012028a9d54c08.jpg

不过,现代大部分国家的人都很难看懂哥特体,把它使用在正文中也是很不易阅读的。大多数时候你是在西方出版物的标题、海报或者品牌logo上看到它们。像《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知名报刊的logo都采用的是哥特体。

e85159acc54fa801211d25047888.jpg

哥特体大体上分为四类,最早被制作为印刷用金属活字的是Textur(平织体),随后产生出了将笔画变圆并简化一点的Rotunda(圆哥特体)。接下来Schwabacher(施瓦巴赫体)出现了,15世纪末16世纪初Schwabacher也是德国最受欢迎的字体。最后Schwabacher又派生出了Fraktur(断笔体),最终Fraktur也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德国哥特体。

4eb859b61e1ba8012028a9fe5c18.jpg

由于现代许多文学、音乐和影视作品的渲染,现在一提起“哥特”二字,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暗黑、诡异、神秘的风格。或者脑海里浮现出尖顶教堂、吸血鬼并伴随着管风琴的背景音乐。所以很多时候哥特体也被盲目地与此类风格划等号了,并且被不厌其烦地被使用在了许多地下音乐、街头艺术还有纹身图案上。其实哥特体在它诞生的那个时代是一种很正式的字体,而现在则演绎出了另外一层含义。

5cd659acc562a801211d25ffab2b.jpg

哥特体的排版有着很复杂的规则,它体现了强烈的德国风格。哥特体在德国也会被用来表达传统。因此除非你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不然建议不要随便作为排版使用。

不过,到现在也有很大一部分西文书法爱好者依然在研习哥特体,并且也创作出了许多形式各异的书法作品。

e99659acc569a801211d25572311.jpg

我选择了著名的《纽约时报》的logo,《纽约时报》于1851年创办,历史上也是多次调整过logo了,不过都没有动其筋骨,依然保留着最初哥特体的笔画外观。它最近的一版logo由美国著名字体设计师Edward Benguiat操刀,于1967年对外发布。Edward Benguiat的另外一个大家都熟知的作品则是花花公子的logo。

531a59ad4fc2a8012028a95d5f29.jpg

哥特体书法同样也是需要用到平尖,但是要运用特定的笔尖角度来书写。下面是我的书写过程。

78b859b3a56aa801211d25cc9ad3.jpg
915759b7768fa8012028a97571eb.jpg

无衬线体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里,相信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不过,在它最开始出现的那个时代,是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的,因为当时大家都已经习惯使用衬线字体。就好比现在突然让你改用繁体字一样不适应。于是那会儿无衬线体便落了个“怪诞字体”的名声,也就是最初“grotesque”这个叫法的由来。第一款用于活字印刷的无衬线字体是由WilliamCaslon四世设计的。对,他就是WilliamCaslon的曾孙,后者则设计了出了著名的衬线体——Caslon字体。他们是一个字体铸造的世家。

虽说无衬线体曾被视为异类,但是最终还是成为了主流。

e7e059b776a9a801211d25bcc865.jpg

作为设计师需要了解一下的是,无衬线体通常又被分为Grotesque、Humanist、Geometric和Neo-grotesque这几种类型。

e3d659b776c5a801211d25e252c2.jpg

因发展历程较为复杂,限于篇幅在这里就不逐一详述了。不过单独提及一下Neo-grotesque这个类型,它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无衬线体的形态,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成形的。

最经典的一款Neo-grotesque字体肯定要非Helvetica莫属了。大名鼎鼎的Helvetica相信学平面设计的同学都应该十分熟悉,它是由瑞士平面设计师MaxMiedinger和EduardHoffmann于1957年设计的。Helvetica被视作瑞士国际主义风格在字体设计领域的典型代表。英国导演Gary Hustwit还专门为它拍摄了一部电影纪录片,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找来看看。

设计者的初衷是想让这款字体像一个透明的容器一般,仅仅只是承载文本传达出的信息,好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专注于内容,而不会关注字体本身所带来的含义。就像电影中WimCrouwel形容Helvetica时所用到的一个词 —— neutral(中立、中性)。

787159b78ec5a8012028a9d3b261.jpg

与Helvetica同属于Neo-grotesque类别的Arial,同样也被广泛使用。不过设计界对它的歧视一直都未停止过。原因就是当初微软发布Arial的初衷就是想用一个相对便宜的替代品与Linotype公司的Helvetica字体竞争。并且业界普遍认为Arial抄袭了Helvetica的设计,而只是在字母笔画末端的斜度上稍作了一点变化。无论事实如何,不可否认的是Arial是由Helvetica派生而出的一款无衬线体。

98f659b78ecfa8012028a99f6dce.jpg

微软1987年发布的logo所采用的字体是Helvetica Black Oblique。不过在2012年,微软低调地把logo换掉了,其中的字体用的是Segoe。Segoe这款字体已经被微软广泛应用到其产品的操作界面中。不过,这次麻烦又找上门来了,大家认为Segoe这款字体又抄袭了Frutiger,这同当年发生在Helvetica身上的抄袭事件如出一辙。争论持续了很久,微软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4cca59b78ee1a801211d25db4109.jpg

下面我就来写一下微软的Helvetica版本的logo。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无衬线字体的设计过程并不需要使用书法绘制,在这里我是把它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来呈现。

3c5859b7e5e0a801211d2591709e.jpg
fb2859ace395a8012028a9aad351.jpg

接下来这个品牌logo,是金属行李箱的鼻祖——RIMOWA(德国日默瓦)。它也是高品质旅行箱的代名词。你们现在在市面上见到的所有表面有一条条“凹凸沟槽”造型的行李箱,全部都是模仿它而来。而最近的新闻则是2016年底路易威登(LVMH)集团花6.4亿欧元收购了日默瓦。

286f59ace30ca8012028a95e69f2.jpg

1950年,历史上第一个箱面有凹凸沟槽的铝质行李箱被设计出来了,后来也成了日默瓦的经典造型。

日默瓦的箱子一经问世,就造成了轰动。日默瓦也成了当年上流社会的代表性用品,经常乘飞机穿梭于各国的旅行家们也把日默瓦当做身份的象征。当然,直到现在,这箱子都依然是各国明星出远门的必备。

91ab59ace317a8012028a9ebbdfe.jpg

日默瓦的logo历史上也经历过多次变化,目前这个logo是于1981年启用。它使用的是“Rounded font”,直译过来叫“圆体字”。圆体字也是无衬线体的一种,不过它的笔画末端都做了圆弧倒角处理,字体看起来圆润憨厚。圆体字在历史上也经历过一段疯狂流行的时期。常见的Rounded font字体有VAG Rounded、DIN Round、Monosten等。

8c7759ace328a8012028a985c850.jpg

现在圆体字通常都被习惯性地使用于轻松活泼、年轻童趣的品牌调性下。例如乐高、好奇、卡骆驰等品牌。不过在Rounded font诞生的那个年代,它并不仅仅是表达此类含义的。你们现在也能在许多中文字库中找到“圆体字”,笔画特征的处理方法也大同小异。

240559b64470a801211d25fde183.jpg

最早可考的圆体字据说是出现在Rob Roy Kelly编撰的《American Wood Type》,这是一本讲美国木雕花纹和木雕字体的书。

圆体字在西方的全盛时期是20世纪70至80年代,那时这些圆头圆脑的字体几乎随处可见。这也不难解释为何日默瓦正好在这段时期把logo字体改换成了圆体字。

77d459ace336a8012028a9da901f.jpg

后来大众汽车也在1979年推出了闻名世界的VAG Rounded字体(又叫做VAG Rundschrift,也是典型的圆体字)。这个字体后来被广泛用于Web2.0时期的一些IT公司的logo当中。后来苹果也把VAG Rounded用在了他们的笔记本和台式机的键盘字母上。

而现在,圆体字也重新开始流行起来。

655459b645c1a801211d255be611.jpg

好了,讲了这么多,开始上动图。日默瓦的这个圆体字logo,正好可以用圆尖来书写。同平尖一样,圆尖也是还没有电脑制图的年代设计师手绘海报常用的一种工具。

6b8659b28188a8012028a9058822.jpg

第二篇就先到这里,以后有机会再继续探讨。